惧怕脏苦累危险不愿进工地
“一些80后的工人技术活不会干,又想图轻松。”在珠江新城某工地负责招工的黄生告诉媒体,80后不仅不爱干,而且不爱学习。即使是一些技术学校出来的学生,基础知识太差,根本无法胜任他们自己应聘的技术工种。“更让人头疼的是,这部分年轻人很自我,也很有自己的想法,根本不愿意向老技术工人学习。招进来也很头大。”
在白云某大型楼盘施工现场,一位大约20岁出头的小伙子告诉媒体,在工地,每天都围着砖头、水泥和沙土转,很容易弄一身,而且很累。“只要有其他还可以的工作,我是不愿意在工地上干的。”
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,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,就业岗位的多渠道开发,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面也越来越宽。建筑工人由于本身工作强度大,对年青一代进城务工人员已经逐步失去吸引力。
在就业服务市场,媒体随机采访了一些年轻的进城务工人员。面对职业选择,他们不仅关心工资待遇、劳动强度等方面,更注重企业的人文关怀、个人能力提升、自我成长、未来发展空间等。对于“建筑工”这一职业,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“不愿做”。
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太高了
“我下个月就回湖南老家了,广州生活成本太高了。”在海珠某大型项目施工现场,25岁的朱伟情绪很低落地告诉媒体。
其实,朱伟的工资并不低。据他自己说,每个月的工资大概在5000元左右,但是广州的生活成本太高,导致自己并没有多少存款。“我女朋友在广州一家工厂工作,每个月2000多元,为了生活方便,就在外面租房,每个月交房租800多元,水电费等100多元,还有交通费、生活费共约2000多元,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花费,我和女友每个月的存款不到1000元。”朱伟告诉媒体,这样的收入还不如在家做点小生意,还不用这么辛苦。
知名房产专家韩世同认为,现在一线城市留给农民工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,尤其是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,物价飞涨,生活成本越来越高。更为重要的是,随着城中村的逐渐消失,这部分人很难再租到那么便宜的房子,这些因素都让蓝领建筑工难以在一线城市长留。
同时,这些80、90后,父母都比较年轻,并且多在外面打工,所以,这些80、90后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养家压力,生活尚处于“悠闲”的阶段,赚多少钱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。
也就是近几年,各路房企在二三线城市的项目遍地开花,不仅为当地的失业人口提供就业机会,还为80、90后的这部分人提供了就业机会,既能满足父母至少一周能见一面的机会,又能满足对工作的需求。
|